鄭丁賢‧穆巴拉克的黃昏
2011-02-02 08:23
新年假期之內,國際政治可能有變。
埃及總統穆巴拉克是否還撐得下去,幾天內大概就有答案。
說實在的,在各國的強人名單之中,穆巴拉克的紀錄並不太壞;和沙旦胡先,或是一些禍國殃民的獨裁者比較,穆巴拉克還算可取。
30年前,他從遇刺身亡的沙達特手中接過政權,當時的埃及並不是一片樂土。
埃及和以色列的戰爭,慘敗告終,經濟瀕臨崩潰,民心動蕩,權力分崩離析。
穆巴拉克上台後,把埃及抽出中東戰亂的泥沼,採取親近美國,和以色列相安無事的政策。
美國把他當成忠實盟友,提供大量經濟援助;以色列把他視為阿拉伯世界的溫和人物,可以互惠合作。
經濟上,穆巴拉克改變前強人納賽爾的國有化經濟政策,政策鬆綁,激發中小企業的活力,減緩貧窮壓力。
他的政府也推動全民教育,人民識字率從25%,提昇至今天的72%;85%兒童能夠入學,大學生人數也快速增加。
政治上,他排除宗教極端主義,抗拒宗教激進力量,在區域宗教化浪潮中,埃及還能維持中庸色彩。
這份成績單,表現尚可;看來,還不至於讓他淪落到今日被人民憎恨,要他下台的命運。
問題是,穆巴拉克太過固執,自以為是,以為自己就是真理,一切做法都是對的。
早期的穆巴拉克,實行務實主義,先求國家穩定,讓人民能夠填飽肚子;這種政策立下,為埃及帶來一些發展。
然而,在穩定壓倒一切的思維之下,穆巴拉克失去改變的精神;他的政策保守而僵化,不能隨社會和時代的需要而改變。
他不瞭解人民的要求,不懂得帶領國家進步,久而久之,和人民的期望愈來愈脫節。
為了繼續執政,他實行一黨專政,不准有反對黨;他控制選舉,讓本身能夠獲得85%的選票而當選;他控制媒體,讓國家只有一種聲音。
他讓統治集團腐化,壟斷經濟利益,加劇貧富懸殊,醞釀民間的不滿和憤怒。
他不想退位,準備當終身總統,並且想扶植兒子繼位,建立現代的法老帝國。
終於,埃及人民受不了;他們拒絕穆巴拉克的統治,要一個新的政府,領導新的埃及。
穆巴拉克的黃昏已經來到。
星洲日報/馬荷加尼‧作者:鄭丁賢‧《星洲日報》副總編輯‧2011.02.02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